【南方日報】被死神緊緊纏上的她,還好碰到了一群護理專家

2021-12-23

“從ICU到普通病房,人生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。”

近日,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39歲的產褥期腹膜后巨大腫瘤患者阿珍(化名)。經過多學科團隊聯合救治,阿珍的腫瘤被成功切除,但新的問題襲來——迫于經濟壓力,她和家人要求轉出ICU,轉入普通病房。

少了ICU的高科技設備,阿珍怎么辦?中山一院“護理天團”出手了。

?

image-20211223083517-1

全院專科護理MDT會診討論現場

?

孕婦生產中發(fā)現“巨雷”

阿珍在孕7月時診斷出左腹膜后巨大腫瘤,由于身懷六甲并伴有肺動脈瓣重度狹窄,心功能差,她最終選擇了終止妊娠。

11月24日,還在產褥期的阿珍突發(fā)劇烈腹痛,懷疑腫瘤破裂,再次入院治療。檢查結果顯示,阿珍的腫瘤大小約11cm×8cm×7cm,瀕臨破裂,同時合并了先天性心臟病,肺動脈高壓,心、肺、腎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情況。

中山一院泌尿外科教授陳俊星緊急聯合胃腸外科、心血管醫(yī)學部、麻醉科、重癥醫(yī)學科進行多學科會診,快速擬定手術和應急方案,當天就為阿珍進行了左腎切除術,左腹膜后腫瘤切除等一系列手術,整個手術用時7.5小時。

雖然手術成功,但死神仍緊緊地“扼住”阿珍的脖子——由于手術創(chuàng)傷較大,又處在分娩后產褥期,阿珍的心臟功能、肺功能、腎功能都處于極度不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各項血氣指標和電解質紊亂,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。

經過ICU醫(yī)護小組的密切監(jiān)測和綜合治療,阿珍的情況有所改善,但ICU監(jiān)護十多天產生的高額費用讓她的家庭無法承擔。經過醫(yī)護團隊再三評估和討論,12月7日下午,阿珍轉回普通病房。

?

用護理經驗將普通病房“升級”

12月8日上午8點,血管外科主任護師伍淑文正進行一次常規(guī)查房。“我平時會有計劃地到各個病區(qū)去,主要關注那些病情較重的病人。這一次,病人的情況讓我很憂心。”

伍淑文回憶,當時她想評估一下臥床的阿珍能否轉身,能否完成踝泵運動等預防血栓的動作。阿珍按要求做了,但非常吃力。“病人的血氧很低,還有低蛋白,假如持續(xù)臥床,可能出現嚴重的并發(fā)癥。”伍淑文當即決定,申請啟動專科護理MDT(多學科)會診。

在護理部主任成守珍的主持下,來自各個專科的護理專家迅速集結:陳利芬、伍淑文、蘇連花、孫明、楊仲毅、彭利芬、吳林珠、陳玉英、張登……大家仔細觀察患者、研讀病情,給出專科觀察、護理、康復的具體意見。

“ICU里面的高科技設備好比‘精準導彈’,而在普通病房就只能靠簡單的儀器,以及醫(yī)護人員的經驗。”泌尿外科二區(qū)護士長藍麗說,“就像走鋼絲,往左走一點,比如多給一點水,可能引發(fā)病人心衰;往右走一點,少給一點水,病人的循環(huán)可能又不好了。”

液體管理是極大的考驗。在ICU,通過血流動力學的設備,醫(yī)護團隊能把輸液量控制得特別精細,甚至精確到每小時0.5毫升;而在普通病房,這都要靠護士的經驗。

心血管醫(yī)學部副主任護師楊仲毅說:“我們摸索總結了一套‘心衰預警系統(tǒng)’,從皮膚濕潤與否、溫度高低兩個維度,把病人劃分成干暖、濕暖、干冷、濕冷4類。皮膚干燥、暖和的病人情況最好;如果病人皮膚又濕又冷,說明心臟功能比較差。”

液體管理、重癥護理、營養(yǎng)治療、防范血栓……通過全院的MDT會診,專科護理專家們提供了護理經驗,臨床護士每天進行效果評估和方案微調整,“鋼絲”走得有驚無險。

?

image-20211223083834-1

阿珍為醫(yī)護人員點贊

?

轉入普通病房后的第三天,阿珍停止吸氧,已經可以坐起身來,第四天就可以脫離儀器下床行走,原本紫紺的面容恢復了血色:“終于從鬼門關里走了回來,回到病房,就像回到了人間。”

目前,阿珍已經出院回家,醫(yī)護團隊為她制訂了“飲食日記”并密切隨訪,指導她自主調養(yǎng)身體。

“全院專科護理MDT會診體現了專科護士培養(yǎng)的成效,護理專科化的深入發(fā)展為臨床急危重癥患者切實解決了護理問題,提高了救治效果,展現了高水平醫(yī)院的綜合治療優(yōu)勢。”成守珍介紹,中山一院護理ICU聯合查房的模式已堅持21年。未來,多學科專科護理會診和疑難病例討論將作為常態(tài)工作持續(xù)開展,不斷提升專科護理品質。

?

【記者】鐘哲

【通訊員】彭福祥 梁嘉韻 賴一琳

報道鏈接:

https://static.nfapp.southcn.com/content/202112/22/c6064642.html?colID=0&firstColID=1374&appversion=8300&from=weChatMessage&date=ZjQ3Y2JlNzAtNDQxYi00MWIxLThmYzItOGE5ZjFjNGYwY2Ez&layer=2

報道時間:2021-12-22